聯系我們 / CONTACT


17743321301
- 手機:13398210167
- 郵箱:360367532@qq.com
- 地址: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長寧鎮四川長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突破竹材產業發展瓶頸?
在我國竹產業發展中,竹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產業鏈,它涉及到竹漿造紙、竹制品、竹建材、竹提取物品等上千個竹材品種,并應用到造紙、造家具、作為藥用材料等多個領域。
在我國竹產業發展中,竹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產業鏈,它涉及到竹漿造紙、竹制品、竹建材、竹提取物品等上千個竹材品種,并應用到造紙、造家具、作為藥用材料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我國是世界上竹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加工技術已有**基礎,產業初具規模,產量方面。據統計,2019年我國福建省竹材產量位居第.一,產量為92876萬根;產量排第二的是廣西省,竹材產量為59971萬根;其次是河南省,竹材產量為28236萬根。
現今,戶外重組竹地板、竹纏繞復合管道、展平竹用品、圓竹景觀建筑、竹纖維制品等環保綠色加工新技術不斷涌現,已實現現代竹結構建筑材料和關鍵技術完.全.國產化,特別是竹纏繞復合材料技術,在水利、建筑和交通等領域的市場應用前景廣闊。
可以說,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竹材產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相對于農業、電子、機械、人造板等其他行業,竹材起點低、底子薄、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不高,創新能力和影響力弱。目前已遇到不少的發展的瓶頸:
一是不同區域間竹產業發展水平不平衡,從而也致使竹材產業與上下游產業結構發展不協調,目前大多數竹產區仍然以竹材的初加工為主;
二是竹材產業加工自動化水平低,勞動力成本顯著增加,如竹工機械發展滯后,大型竹加工設備自動化程度低;
三是區域竹產業缺乏大型龍頭企業領導,竹材加工缺乏持續創新能力;
四是竹產品相關標準小而散,不夠標準化,也致使竹材缺少標準認定及其所帶來的影響力,而且人們對“以竹代木”的竹產品還有一個接受過程。
那么,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又要如何突破呢?
其一,針對區域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協調的問題,我們可以建議相關部門、協會加大政策措施扶持,促進區域竹材產業協調發展。
對于竹資源豐富而產值低下的地區,要鞏固一產,重抓二產,發展三產,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立典型的竹材生產加工示范區,學習發達的竹產區,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對新興的竹企業進行規范引導,積極宣傳竹產業類型,避免同質化競爭,宏觀調控產業發展。
其二,培育龍頭企業。在區域竹產區內,要注意培育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指導龍頭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套企業進行整合;建立竹產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引進高新企業及高層次人才,打造龍頭企業品牌集群。
其三,營造現代化市場。提高宣傳力度,規范市場競爭行為,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禁止不符合質量、衛生、安全標準的竹產品進入市場。同時,要注意新技術和新產品標準制定和認證體系建設的完善。
其四,實施碳補貼政策。碳補貼政策,可以促進竹木企業對竹材的采伐、利用及倉儲,刺激竹企業生產質量好、使用年限長的產品。有研究表明,基于價格的碳匯補貼或碳稅政策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很好的實施效果,對應對氣候變化也有重要意義。
此外,實施減免稅政策。竹業屬于林業項目中的重要產業,但是在減免稅方面開展得并不順利,需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
本文綜合整理自華經情報網、中國竹產業協會等。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資請注意風險,并謹慎決策